乙肝的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能随意漏服或者停服抗病毒药,否则就是因为停服抗病毒药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给后续治疗带来了更大的麻烦。那么,都有哪些乙肝治疗误区呢?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大家都知道,肝脏是一个“哑巴器官”,慢性乙肝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病毒与人体处于和平共处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因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依然存在,病毒仍可在肝脏内复制。
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病情持续进展,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一旦确诊就是失代偿期或者晚期,就是因为症状不明显,自己注意不到或者是没有引起重视,导致没有及时的进行诊治。
//误区二:保肝药物多多益善ALT(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或肝组织学提示有明显炎症坏死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选用抗炎保肝药物,建议选用1~2种即可,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和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保肝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误区三:治疗期间不进行复查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是否达到了效果,是否产生了耐药,主要依靠治疗期间的检测。另外,有些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干扰素可能引起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个别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不良反应都需要在治疗中定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
//误区四:只谈转氨酶不谈源头治疗乙肝疾病的根本在于体内所携带的乙肝病毒,源头治肝的价值是源头解决乙肝病毒复制问题,根源阻断,解决疾病进展,杜绝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有的患者出于一些顾虑,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没有马上起效,所以就放弃了源头治疗,只关心保肝和降酶治疗。保肝降酶治疗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让病情得到缓解,但是病毒依然在身体里,始终存在。除非是肝功代偿和肝衰竭患者,请不要在主观上排斥源头治疗,否则容易失去康复的机会。
//误区五:用药时断时续,不连贯想起来了吃药,没想起来就断药;忙着办事情,忘吃药了;一出差,又忘吃药了,这些问题时有发生,这种时断时续的吃药,不能保护药物在血液中恒定和有效的浓度,以达到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误区六:不遵医嘱,随意停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擅自停药导致肝病加重的例子,治疗一段时间后,看到一定疗效,指标降下来后,也不可以自己随便停药。漏服或自行停药可能会引起病毒反弹、病情加重甚至肝衰竭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务必遵照医嘱服药。停药需要和医生沟通,即使医院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总结最后,乙肝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因此患者应尽量选医院进行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更多肝病相关问题和疑惑
「写留言」参与互动哦!
↓↓↓肝病问题咨询、挂号:1、通过我院-进行电话预约。2、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