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的“麻烦”
叙事护理,一个新的代名词出现在了我们的护理工作中,它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一样,让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份生机与希望!
作为一名临床一线护士,我也阅读过有关叙事护理的相关实例,但是自己却很少真正把叙事护理应用到工作中,恰好因为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我决定去好好探索叙事护理这项“新技能”,并且好好感受她带给我们的温暖。
这是一个关于“罗汉寺的和尚”的故事,带着探索的心情,开始了我的第一段“叙事之旅”。这个病人是因为糖尿病足收入我科治疗的,来的时候精气神很好,第一次和他接触的时候是上中夜班,通过了解病史得知他基础疾病太多,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等。与他初次交流后感受是他对自己的疾病熟视无睹,并不在意自己糖尿病足创面的问题。每次做护理,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都爱理不理,还说我们每天都问不烦吗?总摆出一副臭脸给我们看,关键是这个“和尚”非常犟,脾气还很臭,一点都不愿意配合我们。有一天医生给他进行了清创+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后,我发现他整个人都变了,闷闷不乐,一直躺在床上,没有之前的精气神了,并且随着病情发展,全身水肿明显,腹部膨隆,肚子大的像一个气球,“和尚”懒懒地躺在床上,也不搭理人,做什么治疗都不愿意配合,还有抵触情绪。我决定先从他的照顾者黄阿姨口中去了解一下这个“罗汉寺的和尚”。
我:黄阿姨,你可以和我说一说何老师之前是怎样一个人吗?
黄阿姨: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善良之人,当时我们同在一个寺庙,并且素不相识,那时候我生了病,没有钱去治病,偶然之间碰到他的,他看到我整个人不是很好,就把自己仅存的三千块钱全部给了我,让我去治病,并且一直照顾着我,直到我出院为止,我为了报答他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所以一直不离不弃的照顾着他,将就着他,成为他的信徒,我更愿意为了他的病去到处借钱给他治疗。
黄阿姨一边和我说着这段往事,一边抹着眼泪。这也许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吧!
得知这个“和尚”的善举之后,我觉得他还是有善良,可爱的一面,于是我决定要用叙事护理和他好好沟通一番。
第二天早上交接班之后,我来到他的床边,试探性地和他聊了起来,看看能不能打开他的内心世界。
我:何老师,我看你没有精神,是哪里不舒服吗?
何老师并没有搭理我,脸转向了另一边。
我:何老师,你是觉得全身很累,没有力气吗?那你可以给我说一下你现在的想法吗?
何老师:我就是觉得很累,我不想治了,我要回家,你们说要把我转去其他科室,我不去,脚都治疗了一个多月了,都没有治疗好,又要去其他科室,那边治疗好了,又要转回来,麻烦,我现在就要出院。
我:好的,何老师,你先不要激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给我们说,我们帮你想办法。
何老师轻轻地将身体转向我。
见他不再抵触了,我继续问:你可以给你这次遇到的问题取一个名字吗?
何老师:我就是觉得很麻烦,你们就是不想管我了。
我:那我们就叫它“麻烦”吧,你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你不想治疗了,还有就是你一定要把你所有的担心告诉我,我才能帮到你,你说对吧?
何老师点了点头,说:我没有钱再去医治其他的疾病了,钱都是我借来的,只要把我的脚医治好了,我就可以回家了,并且我已经花了太多钱了,医不好就让我死了算了。
我:何老师,这个“麻烦”不会一直都缠绕着你的,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配合我们医护人员的治疗,只要你配合好了,就有希望,那你就有可能早一点出院,这样出院之后你就有能力去挣钱了,只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还会担心钱的问题吗?你也知道你的肝功能不好,医生都在想办法积极给你治疗,该用的保肝药物都已经用上了,你看现在还在输白蛋白,我们不会放弃你,你更要积极配合我们,这样过年之前说不定就可以回家了。
何老师皱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你说的对,那我要怎么样才算是配合你们呢?
我:首先,你要先把烟戒掉,你现在平时每天抽两根烟,我们先慢慢减量,争取每天只抽一根,再到完全不抽。在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配合我们把血糖控制好。同时我们还要适量的做一些运动,你看你现在全身都肿胀,一定要注意保护皮肤,不要再受伤。阴囊水肿处需要一直抬高,我们为你制作的阴囊托一定要使用起来,再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水肿就会慢慢地消下去,你所有的“麻烦”就会消失的。
何老师终于露出一丝丝微笑了,使劲的点点头:过年前我一定会出院的,我要走回去!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和何老师握了握手:那这就是我们两个的约定,答应我的就一定要做到,让我们一起为你加油!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走到何老师的床边,看到何老师精气神比之前好了些许,还主动给我说“今天我很听话哦,该做的我都做好了,我还把“兜兜”穿好了的,医生和护士还表扬我了”。我立马竖起了大拇指,我们两个都会心地笑了,原来这个倔强的“罗汉寺的和尚”笑起来还是很可爱的。
黄阿姨看到何老师的转变这么大,一直在感谢着我:“多亏你这么有耐心的讲解,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看到他现在这么积极治疗,我也放心了!”
这便是我与叙事护理的第一次邂逅,其实叙事护理强调的不是你的技术,而是你对患者的态度,只要我们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愿意去聆听他们、陪伴着他们,能够带给他们温暖,那么心灵之窗就会打开,让我们用温柔的话语,激励着人们战胜病魔,让我们用真挚的微笑,诠释着无私与奉献!
作者l急救部周雪芹
图文排版l护理部罗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